大埤鄉

〈中部〉帶做無毒酸菜 蘇石川獲選十大菁英農民

#大埤 #雲林 #自由時報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大埤南和村尼姑庵社區理事長蘇石川因村民誤食噴了農藥的番茄中毒,帶領社區一群阿公、阿嬤「白頭翁」志工,打掃環境後,再循古法製作無毒酸菜,每年都供不應求,榮獲今年全縣十大菁英農民。蘇石川十年前退休後,在家人勸說下投入社區工作,鼓勵長者擔任志工,參與社區綠美化及建置生態水池、公園等工作,讓社區充滿活力。「阿爸,社區要有自己的產業,有錢才能做得長久!」蘇石川接受子女建議,帶領志工以自然農法種芥菜,再用傳統方式醃漬酸菜,只靠陽光、少許鹽巴,無添加物,無毒酸菜販售所得,扣除成本後全部給社區志工應用。另外,蘇石川也在社區打造有機公共菜園,不使用除草劑、農藥,五年前又投入無毒米栽種。他

〈中部〉西螺垃圾減量 連續3月降至14噸

#大埤 #雲林 #自由時報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西螺清潔隊加強落實垃圾分類、廚餘回收、禁用一次性餐具等措施,垃圾減量成效佳,連續三、四個月每日垃圾量降至十四公噸,去年同期每日為廿一公噸多,垃圾減量成效獲肯定。雲林縣府為解決縣內垃圾危機,今年起落實垃圾減量,目標每日減量一百公噸,各鄉鎮市訂有減量目標,環保局統計,全縣平均每日減量約四、五十公噸,上月有六個鄉鎮市達標,包括斗六、西螺、古坑、大埤、林內及元長,其中西螺已連續三、四個月達標,上月平均每日垃圾量十四.四公噸。西螺鎮代會昨天聽取清潔隊長呂佩原簡報,去年十月西螺每日垃圾量約廿一公噸,為降低垃圾量請店家配合不要提供一次性餐具,店家配合度高,生、熟廚餘等資源回收量每日從

車駕迴轉撞上 單車捲爛翁僅輕傷

#大埤 #雲林 #自由時報


〔記者廖淑玲/雲林報導〕56歲詹姓男子昨晚開車行經大埤鄉豐田村大埤路段時,從左側迴轉時,不幸撞到在路旁牽著腳踏車的69歲陳姓老翁,單車整輛捲入車底被撞爛,幸好老翁只有手部及胸部受到擦傷沒有大礙,詹男酒測值0.92,今天被依違反公共安全罪移送。警方調查,昨晚10點左右,大埤鄉豐田村大埤路段發生一起自小客車衝撞單車的交通事故,詹男疑似酒後駕車欲左側迴轉時,沒有看見路旁的單車騎士,直接撞上,整輛單車被捲進車底,當時單車騎士牽著車沒有被捲入車底,只有些微輕傷。詹男辯稱昨晚與友人只喝了3瓶啤酒,還休息一陣子才準備返家,但酒測值高達0.92,令承辦員警直搖頭,所幸2人都沒有大礙,倒是一旁目擊民眾看到腳踏車

〈中部〉疑熱傷害 二期稻作「空包彈」比例高

#大埤 #雲林 #自由時報


農民指稻穗變色且不稔實〔記者黃淑莉、陳燦坤/雲林報導〕今年氣候異常炎熱,農作物也傳出疑似熱傷害,雲林縣內多處地方發生二期稻作不稔實(空包彈)情況,沿海地區蒜頭也傳出因太熱可能減產約三成;農業改良場人員昨天現勘受損水稻田,從外觀初步研判應是感染稻細蟎、穀枯病,二期稻作已進入孕穗、抽穗、乳熟期,有稻農發現已齊穗的稻作穀粒不稔實且變黑、變白,大埤莊姓農民好幾分地的稻作植株長得很好,但稻穗變黑、變淡黃褐色且不稔實情況嚴重,他跑到農藥行求助;另一位栽種圓糯米的稻農情況更嚴重,整株稻穗超過五成稻穀乾枯且不稔實。黃姓農民指出,今年二期作生長期間並沒有風災、豪雨,但因天氣特別炎熱,懷疑開花時還沒授粉花就就被曬

〈中部〉學童改造國小中廊 鳥鳴迎人

#大埤 #雲林 #自由時報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大埤仁和國小學童在暑假與虎尾科技大學自造中心大學生一起透過設計程式、找資料,把學校的中廊改造成鳥踏廊道,以紅外線感應方式只要人走過就可聽到不同鳥叫聲,校園成為鳥類保育中心。仁和國小校長洪千惠指出,學校位在大埤外圍四周都是農田,校園寬闊又有許多大樹,鳥類生態豐富,學校老師還曾在校園內拍到台灣特有亞種八哥。洪千惠表示,校園內隨時可聽到各種鳥叫聲,但學童對鳥卻很陌生,甚至有學生把黑冠麻鷺當成老鷹,參與程式設計的學童蒐集校園內常見八種鳥類,包括台灣八哥、黑冠麻鷺、小啄木、綠繡眼、樹鵲、紅尾伯勞、黑枕藍鶲及麻雀的聲音、資料。洪千惠指出,每一種鳥有一個音盒,下方還有簡介,只要有人走

北港媽祖醫院獲贈到宅沐浴車 失能長輩泡藥浴

#大埤 #雲林 #自由時報


台北圓環扶輪社長黃崑棣(左2)代表捐贈一部到宅沐浴車給北港媽祖醫院,院長吳錫金(右2)代表接受,雲林縣長李進勇(中)見證。(記者黃淑莉攝)[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台北圓環扶輪社聯合好幾個友社,今天捐贈一部到宅沐浴車給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北港媽祖醫院),雲林縣長李進勇到場見證,感謝扶輪社發揮社會服務精神關心偏鄉失能老人。捐贈儀式今天在北港媽祖醫院舉行,由台北圓環扶輪社長黃崑棣代表捐贈,北港媽祖醫院院長吳錫金代表接受,各地扶輪社友、雲林縣議會副議長蘇俊豪、議員黃文祥、蔡孟真及北港鎮長張勝智及多位民意代表都與會。李進勇表示,雲林縣65歲以上老人人口約有12萬人,是全國老化第二名縣市,洗澡對多數

分靈14年首次謁祖 馬來西亞三山國王回大埤祖廟

#大埤 #雲林 #自由時報


馬來西亞沙勞越七里三山國王廟3尊神像今天回到大埤三山國王祖廟謁祖。(記者黃淑莉攝)〔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馬來西亞沙勞越七里三山國王3尊神像今天回到大埤三山國王廟謁祖,受到廟方及地方信徒熱情歡迎,三山國王廟主委劉瑞德說,沙勞越七里三山國王3尊神尊從大埤祖廟分靈到馬來西亞14年第一次回來謁祖。位在大埤鄉大德村大和街的三山國王廟距今已有近400年歷史,為國定三級古蹟,廟內有許多極具歷史意義的文物,如清康熙年間至今的一對石獅子、嘉慶皇帝賜的匾額等。劉瑞德表示,國內多數三山國王都是大埤三山國王分靈,還有信徒專程分靈到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地。前主委陳福星早年在馬來西亞從事木材加工,因緣際會到沙勞

學校安靜中廊 學童巧思變鳥踏廊道

#大埤 #雲林 #自由時報


大埤仁和國小學童利用所學把中廊變鳥踏廊道,下課後常到廊道聽鳥叫聲。(記者黃淑莉攝)[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大埤仁和國小暑假結合虎尾科技大學自造中心開辦「程式設計營」,學童在大哥哥、大姐姐教導下學寫程式,並利用所學把學校原本單調的中廊變成保育鳥類的鳥踏廊道,學童及民眾可以隨時聽到校園內常見鳥的叫聲。仁和國小校長洪千惠指出,學校位在大埤外圍四周都是農田,校園寬闊又有許多大樹,鳥類生態豐富,除常見的麻雀、綠繡眼、樹鵲及小啄木,學校老師還曾在校園內拍到台灣特有亞種八哥。洪千惠表示,積木、機器人、程式等創客課程熱門,學校暑假期間與虎科大自造中心辦理「程式設計營」,帶領學童學寫程式、把程式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古早味普度供品 鱷魚包、鳥仔餅由來是這樣…

#大埤 #雲林 #自由時報


麥寮特有的古早味普度供品土豆餐包、鱷魚包。(記者黃淑莉攝)〔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農曆7月傳統習俗各家戶、店家都會普度「好兄弟」,雲林麥寮、大埤老一輩民眾一定會準備「土豆(花生)餐包」(鱷魚餐包)、「鳥仔餅」當供品,背後是有原因的。農曆7月走在麥寮街頭可見攤商賣外觀像金元寶的「土豆餐包」,麥寮拱範宮觀光協會執行長許綉女指出,土豆餐包是麥寮特有的普度供品,店家會在這個月特別製作販售。許綉女表示,早年麥寮栽種小麥、大麥,加上花生也是地方主要作物,收成後家庭主婦就會用麵粉做麵皮,再把花生碾碎加糖當內餡,像包水餃一起包起來再捏花邊入油鍋油炸,給孩子當零嘴、點心,因外型像金元寶很有喜氣,因此很多民眾普度

〈中部〉(雲林)小朋友學做豆腐乳 義賣助弱勢

#大埤 #雲林 #自由時報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大埤仁和國小學童在暑假期間走進社區認識地方產業,昨天到嘉興村參觀水耕蔬菜栽培,也到三結社區跟著社區媽媽一起製作豆腐乳,校長洪千惠表示,豆腐乳將義賣,所得捐給學校教育儲蓄專戶幫助校內弱勢學生。大埤仁和國小 認識地方產業仁和國小全校有六十多名學生,為了不讓學生在兩個月暑假期間學習中斷,學校申請教育部「夏日樂學」計畫,帶著學生學本土語言,體驗及傳承農村文化、生活等。昨天師生到社區體驗農村生活,早上到嘉興村參觀水耕蔬菜栽種,認識不同社區的農產,接著又到三結村稻香園參訪,村長徐萬成先向學童導覽解說社區稻草藝術,另外也品嘗社區媽媽以地方特產做的風味餐。社區媽媽指導 學靜心與耐心重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