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築夢月桃情》 2019第7屆原民青年藝術節史前館登場

Booking.com

#關山 #台東 #台灣好報


「迷網‧網迷」的作品,由臺東高中林勝賢老師帶領謝廷昊等人進行集體創作。利用廢棄的漁網及浮筒,藉由網狀編織結構創作,反映時下年輕人對潮流的觀察。

史前館助理研究員林建成自2004年起辦理「臺灣原住民族樂舞傳承計畫」,深耕原住民樂舞工作。2013年第一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在史前館舉辧,透過原住民藝術教育成果展演模式,號召更多的高中職及大學原專班一起參與。今(2019)年第七屆原藝節活動,配合「走過史前:臺灣原住民生活編器工藝特展」,規劃「編織築夢月桃情」主題展,展示從傳統至當代月桃編器,整理月桃編文化脈絡,結合高中職原藝班、大學原專班推動「編織」技藝教育成果,讓兩代作品在展場中交流對話。

臺東區高中職原住民教育成果展由各學校以「編織」技藝創作,其中一件主題為「迷網‧網迷」的作品,由臺東高中林勝賢老師帶領謝廷昊等人進行集體創作。高三同學利用校外教學時間,在海邊撿拾廢棄的漁網及浮筒,藉由網狀編織結構,包裹著浮球製作的人頭,凸顯了現代人身處在「網路科技」下,幾乎每人都沉浸在網路的世界裡成為「網迷」,因為思維被困住了,內心產生了無限「迷惘」,反映時下年輕人對潮流的觀察。

大仁科大利用麻線、球體結構,仿造鳥巢、蜂巢或蟻窩造形,編織出作品「巢」象徵「家」的溫暖

其他作品包含關山工商的陶藝、木雕、蠟染、版畫、編織、噴砂畫;臺東專校開發各種有質感材質的提包;成功商水推動原住民飾品編製小物;大仁科大利用麻線、球體結構,仿造鳥巢、蜂巢或蟻窩造形,編織出作品「巢」象徵「家」的溫暖;現場作品充分展現同學們學習傳統技藝的成果。

報導來源:台灣好報【原文網址

Booking.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